灌漿料技術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應用 |
2015/4/11 |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高速公路建成通車一段時間后,由于眾多車輛嚴重超載,以及路基局部軟弱等原因,一些部位出現不均勻下沉,使路面凹陷,導致跳車現象,如不及時處理,會出現板底脫空、斷板、翻漿、錯臺、崩邊、坑洞等病害,最后會發(fā)展成嚴重破碎板,嚴重影響行車的安全性、舒適性,影響行車速度以及路容路貌。局部范圍內受施工規(guī)模、施工厚度、加鋪后養(yǎng)護等因素限制我們采用換板灌漿料加固法。 “換板調平法”是處理路面凹陷病害的常規(guī)方法。造成凹陷的病根——路基軟弱,“換板調平法”沒有得到有效處理,通車一段時間后,舊病復發(fā),使換板工作頻繁,反復進行,永無休止,不僅浪費大量資金,也造成非常不好的社會影響。為解決該跳車病害采用高強無收縮灌漿料技術先加固路基,消除病根,再調平面板方案。在佛開高速公路K59+020~045段右幅路面進行試驗。確定灌漿施工參數與施工工藝,以及工程造價。探討灌漿料加固調平法的技術經濟可行性。 合理地使用高強灌漿料漿液壓力并造成適宜的上抬力,能使下沉的建筑物回升到相當精確的位置。采用壓密灌漿原理,通過鉆孔向土中灌入極濃的漿液,在灌漿點使土體壓密而形成漿泡。當漿泡的直徑較小時,灌漿壓力基本上沿鉆孔的徑向即水平向擴展,隨著漿泡尺寸的逐漸增大,便產生較大的上抬力而使路面抬動。 在土體中利用灌漿料加固原理可描述如下:配制好的漿液藉用特制的雙液灌漿系統(tǒng)送到需加固的土層中,漿液先是填充土體裂隙(并不進入顆粒之間)并迅速初凝,裂隙被“堵塞”后,灌漿壓力即自行上升,使土體產生“液壓開裂”,漿液沿裂面進入并迅速初凝,入漿通道也被“堵塞”,于是又產生新的劈裂面。在此同時,隨著高強度灌漿料漿液的連續(xù)進入,已經初凝的漿液對劈液面的土體進行擠壓,使土體顆粒產生移動,重新排列進而脫水密實。上述過程不是逐一發(fā)生,而是幾乎同時發(fā)生的,并在一定范圍內在不同的部位以同一方式連續(xù)而密集地重復,使被加固土體充分地得到劈裂灌漿和壓密灌漿的雙重作用。然而,獲得這樣的效果無需具有劈裂灌漿和壓密灌漿所必需的較高灌漿壓力,通常使用0.1~0.5MPa灌漿壓力即可使各種土體充分進漿。灌漿料的凝固時間的可控性使土體很容易發(fā)生“液壓開裂”,同時又使?jié){液不會“跑”得太遠而造成浪費。 |
>> 我國灌漿料行業(yè)整體形勢情況調研 << |